中粮副总裁万早田:六点原因提升食品安全信任

2015年08月10日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网

  前不久,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食协)主办,中粮集团、光明食品集团联合承办的2014年中国首届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论坛以“全产业链与食品安全”为主题,中食协相关领导与企业嘉宾、代表共同出席会议。本次论坛中,中粮集团副总裁万早田对于如何引导民众和媒体,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万早田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一个阶段必然要凸显的一个社会问题之一“。

  随后,万早田对于目前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详细分析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于中国奶粉企业安全的信任,从3层很快提升到6层的六点原因。

  首先是政府监管重新布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终结了之前“13+1”分担管理食品安全的困局,理顺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另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企业包括黑红名单制度的推出,互联网和追责体系的建设,无不彰显出我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坚定的决心。

  第二个变化就是法规标准逐步健全。以前,我国不同的部门分别发布了五千多项国家标准,国家计划在2015年底完成所有整合,为了提早完成目标,政府也在提高效率,目前已经完成了2900多项。

  第三是企业的程序意识在不断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守法是底线,诚信是标杆”近年来国家一方面加强了重点的治理,形成了一种热炉效应使企业不敢去触碰,另一方面也着眼于利益导向,完善扶优劣汰的经济政策,同步来提升违法的成本和守法的受益,使质量和安全成为企业的最大资源,法治德治双管齐下,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诚信经营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和趋势。

  第四,行业治理机制也逐渐进行规范。比如说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促进企业自主经营激发社会组织合力,作为中国今后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这种背景下行业治理、企业治理、企业自主提升,必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的一个途径。

  第五,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食品安全法例修改案当中把社会共治列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经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监督,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理性的去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倡导媒体客观、科学、公正的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提高风险交流和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传媒性等引导政策和纪律机制,社会各方良性的互动,理性的制衡,有序的参与,有利于建立社会共治格局。

  第六,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贸易日益活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食品安全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任何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演变蔓延成国际性的问题,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需要全球协同解决的一个问题,2013年中国食品进出口的一个总额超过了150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1800多亿美元,随着中国食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发展,我国政府、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途径与各国政府企业建立起了畅通的信息披露共享机制,突发事件协作机制,大大得提高了应对国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共享的一个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食品安全信任,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本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中,龙头企业、协会领导、行业专家和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共议食品安全安全话题,对于食品行业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共同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具有重大意义。